各县(市)区经信局,开发区经贸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把合肥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战略部署,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依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为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引。
一、发展形势与发展基础
(一)国内外发展形势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服务化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国外看,欧美日等多国设置了汽车电动化刚性目标或禁燃
时间表,并持续出台政策和法规加速推动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向电动化转型。各大跨国车企加快推出新款电动车型,通用、福特、沃尔沃、奔驰等车企提出了区域市场100%电动化的目标。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化进程也明显加快,欧美国家先后制定了商用车减碳规划,全球商用车头部企业也纷纷制定了新能源商用车战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75万辆,同比增长108%,全球渗透率达到8.3%,纯电动汽车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占比约为6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约32%,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足1%。
从国内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技术、产业链、基础设
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形成从原材料、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激光雷达、智能语音、环境感知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及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比重达52.2%,连续多年位居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第
一;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全球第一;新能源商用车也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2021年销量18.6万辆,渗透率达到4.2%,2022年在商用车整体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商用车销量逆势稳步提升。
(二)产业发展趋势
从市场规模看,巨大市场空间将加速释放。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倍,远超欧洲、美国等地;新能源汽
车渗透率达13.9%。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左右,2030年将超过1500万辆,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在2025年比例有望超过15%,新能源物流车或将达到百万辆级别。
从市场结构看,高低端产品齐头并进的“哑铃型”市场格局加
速向“纺锤型”优化。2021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哑
铃型”的销量结构,A00级和B级纯电动车对全年新能源车销量贡献最大,A00级纯电动车占比30.1%,B级纯电动车占比20.6%。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以及汽车消费升级趋势,主打高端车型的蔚来、理想、特斯拉在其销量站稳之后,谋划推出更低价格的车型,以期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主打低端市场的哪吒汽车、零跑汽车面临着成本上涨、利润摊薄的现实情况,正在推出更高利润且兼具走量的高级别车型,未来我国新能源车市场结构将从“哑铃型”加速向“纺锤型”优化。
从技术方向看,电动化、轻量化和智能网联化趋势明显。纯电动车型将继续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导地位,随着插混车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5年前后,插混车型占比将超40%。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大圆柱、CTC等成为动力电池重要发展方向。结构优化方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成为汽车轻量化重点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智能网联化技术重要载体,以高精度地图为重要基础模块的自动驾驶平台建设,逐渐进入体验、架构、模式同时升级的新时代。
从运营模式看,“产销售后”全生命周期发展态势明显。在“互联网+”和技术深度变革浪潮下,汽车企业逐步实现集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商业运营模式。商业模式上,互联网、整车、第三方运营等企业共同打造绿色出行、娱乐共享、智能宜驾的汽车生态,分时租赁、团租、O2O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营销模式加速涌现。售后维护上,提供汽车保养、维修、保险服务的车共享、车无忧、车蚂蚁等汽车后市场第三方公司快速兴起,“互联网+”加速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基于商用车应用场景的一体化全流程解决方案及企业生态将逐步构建。
从产业生态看,汽车与交通、能源、通信、城市等进一步融合。未来的汽车将广泛吸纳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势能,构建众多产业融合创新的综合跨界平台,成为吸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和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把绿色能源、智能电网、未来出行、新一代移动通信连结在一起的纽带。
(三)发展基础
合肥市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0年入选国家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2015年获批省级新能源汽车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16年荣获世界电动车大会“世界最具影响力电动汽车城市”称号,2021年获批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2022年获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经过十多年发展和沉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具备一定先发优势、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场景
和配套设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态势,拥有江淮、大众安徽、蔚来、比亚迪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比亚迪、蔚来上榜2021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10整车企业榜单,江淮汽车上榜2021年全国新能源轻型商用车销量TOP10整车企业榜单。
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市、县(区)联动的“四大工业组团”
和“一县”(庐江县)的集聚格局初具雏形。西部工业组团以高新区、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空港产业新城、蜀山经开区为主体。
西南部工业组团以经开区、桃花工业区、包河经开区为主体,集聚相关整车企业。北部工业组团包括庐阳经开区、长丰县双凤经开区、岗集、三十头配套产业区,打造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同配套发展区。东北部工业组团以瑶海经开区为主体,推进动力电池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庐江县重点打造电池及配套产业集群。创新能级不断提升。拥有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1家,其中国家级7家。企业创新实力持续增强,相关企业成功开发智能刹车系统,打破技术垄断。相关企业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302Wh/kg,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0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相关企业集成化PCU驱动系统功率密度突破15.5kVA/L,安全等级达到ISO26262国际标准ASIL-C级。相关企业氢燃料电池客车、无人驾驶客车顺利开展试点应用。
配套服务逐步完善。集聚充电设施企业20余家,截至2022年8月,全市建成各类充电设施6.7万个,充电桩建设规模及车桩比均位于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市区2公里充电服务圈,日均可满足约15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跟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运用市场逻辑,发挥资本力量,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平台建设、示范应用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引导高端生产要素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和产品产能布局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科技驱动,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提升科技研发投入,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立足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延链补链强链、提升本地配套率为重点,依托整车企业,打造以关键零部件、试验检测和后市场服务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
引优培强,开放合作。坚持引培结合,做大做强一批本地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优质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链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优势特色领域不断拓宽,创新创业主体更加活跃,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努力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力争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培育百亿级企业10家,实现产值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布局完整、结构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动力电池年产能超过300GWh,驱动电机系统年产能超过300万套。
创新能级实现新突破。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1个,公共创新中心5个,培育商业模式创新工程1个,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长三角平均水平。
产业生态呈现新面貌。力争2025年,“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成,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建成封闭测试场所2个。基本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车桩位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公用和共用充电桩20000个,新建换电站100座、
加氢站10座。“汽车+”服务体系、绿色回收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汽车及零部件检测试验共享平台、第三方智能网联公共服务平台等基本建成。氢燃料供给体系有序布局,示范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500辆。
表1“十四五”时期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2025 年目标 |
产业规模 |
产值/亿元 | 7000 |
百亿级企业/家 | 10 | |
整车生产能力/万辆 | 300 | |
动力电池年产能/GWh | 300 | |
驱动电机系统年产能/万套 | 300 | |
创新能级 |
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个 | 1 |
国家级公共创新中心/个 | 5 | |
商业模式创新工程/个 | 1 | |
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个 | 10 | |
产业生态 |
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所/个 | 2 |
新增公用和共用充电桩/个 | 20000 | |
新建换电站/个 | 100 | |
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辆 | 500 |
(四)总体布局
立足合肥产业空间布局基础,优化“四大工业组团”和“一县”的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庐江县等地协同发展,形成“三基地六园区”产业发展格局。
“三基地”:即“下塘”、“新桥”、“新港”三大百万辆、千亿级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六园区”:即高新区、包河区、新站区、庐江县、肥东县和巢湖市等六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聚发展园区。其中,高新区重点推进长安整车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培育发展汽车电子等配套产业;发挥创新优势,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新站区重点壮大新能源电池制造规模,延伸发展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环节。包河区推进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创新,推动智能网联企业发展壮大;依托合工大,推动电池、整车研发,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庐江县、肥东县、巢湖市和安巢经开区重点布局动力电池及新材料产业,打造“材料+电池制造”产业集群。
三、重点任务
锚定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目标,打好补链延链强链组合拳,做强做精产业链,聚焦整车、智能网联系统、关键零部件、电池回收利用等环节精准发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
(一)提升企业竞争力
重点发展纯电动乘用车,培育发展新能源客车、卡车和专用车。加快现有基地建设,提升生产要素供给、资源和能源平衡、环境承载等能力,推进相关企业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企业研发总部、研究院建设,推进整车制造技术研发。加速传统车企转型升级,加速相关整车企业转型发展步伐,扩大乘用车产销规模,推进专用车和卡车电动化进程。推动相关企业在公交车、专用车领域率先实现智能化。支持企业探索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补全整车产业链条。加大优质龙头企业引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动力电池、芯片和驱动总成等核心技术优势,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壮大合肥基地生产规模。
(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瞄准产业链、创新链短板,联合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资本等协同攻关新能源多元化技术路线关键技术。整车方面,重点研究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正向开发平台建设,攻关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超长寿命燃料电池商用车系统集成技术;突破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推进一体化压铸及低碳智能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新能源专用车全新低入口大空间驾驶室底盘技术,攻关纯电动专用车底盘和上装一体化设计和制造技术。关键零部件方面,重点研究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加快电池管理系统、全固态电池技术、锂金属电池以及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突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等领域核心技术,探索新一代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支持电驱动总成的集成应用;攻关新能源专用电动上装系统技术。车规级芯片、软件方面,重点突破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车载操作系统、线控底盘、计算和控制基础平台等方面技术;加强雷达探测、机器视觉、车辆姿态感知、乘员状态感知和协同感知等车辆感知技术及通讯网路、信息安全等核心信息交互技术攻关。充电方面,推动即插即充即付、大功率充电、移动充电、V2G等技术研发。换电方面,重点研发新一代换电车型与换电站,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技术、先进换电技术、动力电池与换电站监控与管理技术;不断优化换电流程,提高换电速度,研究免(少)值守换电站人机工程设计、换电站内电池主动检测保养技术、低成本换电系统方案、不举升车辆换电方案等。
(三)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水平
重点发展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车架、底盘、内外饰、轮毂、减速器、车载空调等配套领域,加快车规级芯片、氢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支持整车企业扩大零部件生产规模,提升本地零部件配套水平。电池方面,重点推进电池项目建设,扩大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规模;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推进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项目建设;壮大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支持相关企业实施应用示范项目,推动燃料电池及零部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电机方面,重点推动高性能一体化驱动电机、新一代驱动电机、电力电子系统、扁线电机、油冷电机、轮毂电机、减速器、碳化硅、电磁材料、专用车作业驱动电机等产业化产品。电控方面,重点发展新一代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及整车控制系统产品。支持传统零部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配套需求,探索发展汽车电子、智能汽车零部件等新型产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芯片、燃料电池电堆等领域加大研发攻关力度。
(四)强化智能网联系统研发
智能网联系统方面,重点搭建车载智能计算平台、大数据云控平台,突破车路协同应用系统、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车载操作系统、网联化信息服务、智能语音交互、基础智能驾驶辅助等技术。培育一批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结合移动互联网、5G、AI等技术基础,探索构建以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的定制化出行平台。智能零部件方面,重点攻关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线控底盘等核心技术;推动传统零部件企业智能化转型,培育发展智能音箱、车载显示屏、摄像头、激光雷达、汽车电子等智能零部件。智能网联应用场景方面,有序开放更多街区、道路、机场、关口、港口作为智能网联车辆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无人化、智能化车辆广泛应用;支持开放场景内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短途接驳、物流配送、清扫车、停车场、高速道路等形式示范应用。推动整车智能化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作为智能网联技术率先应用的主要载体,重点推动L3级别自动驾驶整车量产,扩大L4、L5级别自动驾驶在物流、工程运输、市政车辆等领域应用。
(五)推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重点布局电池梯次利用、拆解回收等领域。依托相关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企业,总结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示范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回收利用模式,扩大退役汽车电池在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应用。支持动力电池拆解回收企业完善回收渠道,引入自动化拆解成套工艺,提升锂、镍、铜、钴等高价值金属元素回收效率,完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材料回收再利用全生命周期循环应用体系。
四、重点工程
(一)企业主体培育工程
1.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本地培育和招商引资并重,支持本地龙头企业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开展企业并购、战略合作、产业链纵向延伸等方式,增强品牌竞争力。着力引进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新能源整车、零部件企业总部落户合肥。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拓展国外市场。挖掘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创新型整车或零部件生产企业,实施“一企一策”重点扶持,助推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2.培育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引导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搭建企业、政府、高等院校、投资服务机构紧密合作的开放对接平台,推动具备领先研发能力及协作配套能力企业成长。支持中小企业瞄准市场空白,为终端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高性能产品,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鼓励本地零部件企业主动嵌入整车企业研发链,带动零部件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力争2025年,累计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
(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1.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产业链,建强创新链,打造高质量创新平台体系。支持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等联合建设国家产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和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长三角合作研发平台。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联合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攻关。推进本地汽车企业与国内外头部企业联动创新,探索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专栏1: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和主要创新平台
1.动力电池:支持相关企业进一步突破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材料技术,实现量产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研发15000次循环长寿命电池,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助力1000公里及以上整车续航,有序开展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相关企业开展无模组CTP、CTC、大圆柱、全固态电池产品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布局。加快低成本电池原材料研发,打破锂、镍、钴资源供应紧张格局。
2.高效电机:加快高转速、油冷、碳化硅(SiC)等技术攻关,推动驱动电机向轻量化、集成化、永磁高效化、电机数字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支持相关企业攻关新一代油冷电机技术,突破基于整车、电驱动系统的域控技术,实现电驱动系统最高效率超93.5%、功率密度超2.1kW/kg,电机转速提升到18000rpm。支持相关企业以电机控制产品为主,产品向车载电源方向延展,推出全新OBC集成式电源产品;立足当前电机控制产品线,向混合动力市场延展,提供高功率的双电机控制产品。突破全新一代的功率器件并联技术和焊接工艺,产品功率密度将进一步提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燃料电池:增强燃料电池汽车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正向开发、优化匹配、集成验证等能力,开展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形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和控制的设计开发能力。支持相关企业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在氢燃料重卡、氢燃料客车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展氢能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平台建设,建成燃料电池测试平台、储氢瓶超高压氢循环疲劳试验系统等,支撑燃料电池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鼓励相关企业开展氢气纯化技术研究。
4.车规级集成电路:鼓励研发生产企业与应用企业协作,推进车规级芯片自主产业化进程;鼓励车规级IGBT研发和产业化落地合肥,打破电动车发展“卡脖子”困境。
5.车辆感知技术:重点突破雷达探测、机器视觉、车辆姿态感知、乘员状态感知和协同感知技术,强化云端汽车大脑运算和决策能力,支持相关企业在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控制执行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6.信息交互技术:开展通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攻关。
7.基础支撑技术:开展高精度动态地图、车载软硬件、法规标准及示范应用研究。支持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推动L3
2.提升创新公共服务水平
支持安徽省计量院、安徽省质检院、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合肥创新院、哈工大机器人国际创新院等机构联合建设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测试认证、标准规范研究制定、数据与信息安全评测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头部企业联合建设专业化工业设计中心,提供车身设计、电池工艺设计服务。支持相关企业联合设立智能网联技术检测试验平台,提供复杂道路环境建模研究、仿真验证、评价测试系统等服务。支持本地孵化器引入汽车智能网联领域成果转化专家、职业经理人等,加强对接国内外创新资源,推进本地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争取优质产业化项目落地合肥。
(三)“双招双引”推进工程
1.优化招商引资
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聚焦产业链短板,精准对接负极材料、电解液、燃料电池制造、智能网联操作系统、域控制器、车载控制芯片等领域,争取引进具有带动性的龙头企业。深度推进龙头招商,依托龙头企业,着力招引零部件一、二级供应商企业。灵活运用主题招商,主动参与国际、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大型展会、各类商会及专业招商活动,通过主题推介、座谈、联谊等形式,开展主题招商、精准招商。充分发挥合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瞄准芯片、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引进一批有市场潜力的孵化项目,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2.强化招才引智
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科大、合工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平台,着力招引行业领军人物及高层次人才。支持企业加大人才资本投入,引入优秀运营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及工程师人才等。加快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着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高级技师等。鼓励科研机构、企业、高校、职业院校共同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大力培养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结合。推进产教融合,支持企业与中科大、合工大、合肥理工学院及省外相关高校,联合开设“订单班”“工学交替创新实践班”“现代学徒制班”,推行“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共同实施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四)市场应用推广工程
1.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合作、集约化经营,实现产业链风险最小、总成本最低,推进“车电分离、融资租赁、充维结合”新模式。创新传统车企销售与服务模式,推动收益模式逐渐从供应链收益过渡到功能服务收益,向“服务+生态”转变。推动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车身和动力电池价值分离销售模式,推动充换电站建设,促进充换电服务发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模式创新;以充电桩为车联网的重要入口,探索“充电桩+增值服务”模式,提高用户便捷体验;推动充维服务运营商结成应用联盟,以充电和维护外包的形式,实现使用成本和风险共担。支持第三方平台将各大运营商充电桩进行统一管理,以智能管理为依托实现商业价值。
2.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
加大新能源汽车在景区、厂区、园区和环卫等公共领域推广应用,打造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场景。加强全市公交、出租、环卫、物流、通勤、接驳、巡逻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通过政策鼓励、“以旧换新”等方式,提升新能源汽车社会团体、非公企业、个人等用户比例。加快实施出租汽车“油(气)改电”换购计划。
3.完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
推动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汽车金融、汽车拆解回收等后市场服务发展。支持相关企业创新出行和服务模式,发展分时租赁、出行服务等共享出行业务。构建智能绿色物流运输体系,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打造安全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新业态。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依托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项目,培育“汽车+文旅”产业,打造集生产研发、参观游览、科普教育、营销展示、试乘试驾等功能为一体的汽车小镇。
(五)对外开放合作工程
1.深度融入国内市场
继续深化汽车领域合资合作,促进新能源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强联动,深化采购与配套合作、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协作、资源与信息共享等,加快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引导现有合资企业加大投资,引进相关先进技术,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推动商用车生产、服务及应用等全链条企业与国内传统及创新型商用车企业合作,发挥商用车向智能电动转型过程中的区域领头作用。
2.加快国际化步伐
加快“引进来”,引导企业深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着力引进汽车产业投资、优势技术、创新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产业合作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延伸。招引国外著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车联网和新材料龙头企业来肥投资建设生产研发基地。推进“走出去”,鼓励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国际产业布局,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在重点市场共建海外仓储和售后服务中心等,推动合肥新能源汽车销往国外市场。支持企业健全法律咨询、检测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保障体系,引导企业海外经营规范化发展。
(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构建以小区、单位和专用充电站为主,以城市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路内临时停车位配建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为辅,以城市快充站、换电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建的城际快充站为补充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直流桩投建力度,提升单桩利用率。提升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满足电动汽车用户跨城际出行需求。支持建设换电设施,推动国有公共停车场、专用充电站率先开展换电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2025年,全市新建换电站100座。
2.推进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经开区大众智慧物流、包河区5G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优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服务设施。选择有条件的路段实施道路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实施交通标志标识、信号灯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布局智慧路灯、智能感知、网络传输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视频监控设施、通信设施、车载终端等智能互联。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
专栏4: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1.强化充换电设施建设:基本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车桩位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主城区2公里、县区5公里、乡镇10公里充电服务圈。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小区,引导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充电共享等合作模式。未经专业机构认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委员会不得以电力容量、安全等理由拒绝在住宅小区安装充电桩。鼓励有条件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自建或委托配建不低于35%比例的充电设施。
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在合肥自贸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长丰下塘动力电池产业基地、肥东电池材料产业园、庐江新能源材料小镇等示范区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覆盖30条以上公共道路,100个以上的路口。实施5G车路协同规模示范应用工程,开展公交、无人环卫车示范应用和NR-V2X车载模组测试验证,建成2条以上车路协同示范线。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领导统筹机制
强化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协调议事机制,统筹协调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研究解决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推进作用,强化部门和区域合作联动,落实落细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
(二)强化政策精准落地
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整车平台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广应用、企业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整合国家和省级支持政策,完善落实市级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聚焦产业化重点项目、传统车企转型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公共领域逐步切换为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私人用户在停车、路权、充电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国产高科技品牌产品“走出去”。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获取相关产品或关键技术的一系列专利权或许可,构建属地产业“专利池”,助力国产品牌“走出去”。
(三)加强工作责任落实
科学分解规划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推进规划落实。建立与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领军人才的定期会商机制,及时组织评估论证,研究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和建议。建立新能源汽车企业库,建立动态维护机制。强化对产业发展形势的调度监测,及时掌握技术创新进展、重大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情况,建立统计台账,定期发布产业发展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
(四)营造浓厚发展环境
提高品牌培育意识,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打造合肥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新形象,形成城企共荣的新局面。培育发展汽车文化产业,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小镇、汽车主题乐园等,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激发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联盟作用,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和应用,以大赛、论坛、展览、交易会、产品推介会等大型活动为抓手,加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宣传推介。加大新能源汽车文明充电宣传,引导规范充电、文明充电,共同营造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充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