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关于申报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资金(第一批)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信部门,各试点企业:

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合政办〔2024〕11号)、《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合工信民营〔2024〕110号)、《关于修改〈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部分内容的通知》(合工信民营〔2024〕196号)等文件要求,现受理相关政策条款申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企业申报时间开始日期为2025年1月15日,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17日。

二、申报条款

《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第1条:鼓励数字化水平提升。对2024年完成数字化改造且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达到二级、三级、四级的试点企业,按照不超过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的50%,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40万元、50万元一次性补贴;对2025年完成数字化改造且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达到二级、三级、四级的试点企业,按照不超过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的40%,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40万元、50万元一次性补贴。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指企业在开展数字化改造过程中,购买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云服务及网关、路由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支出。

三、申报条件及材料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是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第一批企业查询网址:https://jxj.hefei.gov.cn/tzgg/18710445.html、第二批企业查询网址:https://jxj.hefei.gov.cn/tzgg/18746821.html、第三批企业查询网址:https://jxj.hefei.gov.cn/tzgg/18791853.html);

2.试点企业在2024年1月1日-2025年1月22日(含当日)内完成数字化改造且投入资金;

3.试点企业通过工信部门组织的数字化改造验收且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达到二级及以上【根据《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确定,已完成数字化改造的试点企业于1月22日前登录合肥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s://hfzxqy.demo-caii.com/login),依次点击“‘试点企业’→‘申请评测’→‘新增’”,线上提交评测申请,并配合评测机构完成数字化水平评测及改造验收工作】;

4.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支持范围包括:购买与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供应、营销管理、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网络安全等环节应用的软件系统)、云服务(指企业购买的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等互联网服务,不包含部署云基础设施如堡垒机、交换机等硬件设备)以及网关、路由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设备必须与所部署软件密切相关且必不可少,不包括有线链路);

5.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统计范围以合同签订时间、发票开具时间、付款凭证时间为准(均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内,购置进口设备的报关单也须在上述时间内),且单个试点企业投入资金统计截止时间为企业线上申请评测当日(含当日);

6.政策补贴比例按照试点企业申请评测时间计算,政策补贴上限按照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定结果等级计算;

7.企业申报的设备不含二手设备;

8.奖补金额不得低于1万元;

9.企业申报的软件及数据采集传输设备须在合肥市行政区域范围内。

(二)申报材料

1.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项目申报诚实信用承诺书,法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附件1);

2.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项目资金申请表(附件2);

3.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名称变更的提供变更核准通知书),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或提供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云服务以及网关、路由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的购置合同、银行付款凭证和增值税发票(按合同、不含税发票额、付款凭证三单最小核定奖补金额),购置进口设备的补充提供报关单和海关专用缴款书;

5.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补贴申报明细表(附件3);

6.存在关联交易的,提供供货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供货市场价,其中,非标产品由审核单位委托具备资产评估资质的第三方事务所出具评估价。

申报材料应为原件扫描件,如为复印件须加盖本企业公章,原件在项目审核、审计时使用。增值税发票,专票提供抵扣联,普票提供发票联,其中,发票形态为电子、数电等非纸质形态的,提供打印件,进口的,提供报关单和海关专用缴款书。通过纸质承兑汇票付款的提供供货方收据,电子承兑汇票付款的提供供货方收据或银行签章。

四、申报要求

(一)试点企业在合肥市产业政策综合服务平台(网址:https://hfcyzc.hfceloan.com/index)中完成注册,注册登录后按照流程进行申报,具体操作流程可参照企业用户操作手册。企业按照申报通知要求,在网上提交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并关注县区工信部门初审意见,及时完善申报材料(需要签字盖章的材料须上传PDF扫描件)。申报材料汇编成册后,纸质版一式一份同步报送至县区工信部门(胶装,佐证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设置目录、页码,书脊处注明申报企业名称)。

(二)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信部门及时完成申报材料的审核,并赴现场核查,主要查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申报条件符合情况及申报材料的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等。2月24日前,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信部门将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名单及汇总表(附件4)行文推荐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现场核查资料留存备查),随文报送企业申报材料纸质版1份,《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项目资金申请表》(附件2)须认真核查并加盖公章。

(三)失信行为信息在有效期内的不享受本政策。申报主体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申报专项资金,对弄虚作假、骗取资金的予以追回,纳入合肥市产业政策综合服务平台黑名单,并予以公告,3年内不予受理市级及以上各类政策项目申报。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企业和人员法律责任。

五、相关说明

(一)“鼓励数字化水平提升”条款实行分批兑现,试点企业试点期内仅可享受一次该条款政策补贴。

(二)根据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进度,可适时采取预拨财政资金方式拨付该条款政策资金。

(三)试点企业申请数字化水平评测前,须完成项目入库,具体要求详见《关于开展合肥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入库申报工作的通知》(网址:https://jxj.hefei.gov.cn/tzgg/18742245.html)。

(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常态化为试点企业提供数字化水平评测和验收服务,企业须完成数字化改造后方可申请。

六、联系方式

(一)政策咨询电话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咨询电话:63537877

县区工信部门咨询电话:

高新区65324525经开区63679325

新站高新区65777276安巢经开区82363129

肥东县67758626肥西县68848465

长丰县66662991庐江县87389398

巢湖市82613781瑶海区64496910

庐阳区65699416蜀山区65597585

包河区63357348

(二)项目入库咨询电话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咨询电话:63537876

技术支持电话:郭老师17310030813、李老师18033654137

董老师15195001377(数字化产品上架)

(三)评测验收咨询电话

葛老师15541903968、朱老师18306072098

附件:1.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项目申报诚实信用承诺书

2.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项目资金申请表

3.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补贴申报明细表

4.“鼓励数字化水平提升”政策资金申报汇总表

5.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

附件1-4.doc

附件5.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pdf

合肥市工业和信息局

2025年1月14日

附件5

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

一、主要内容

《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延续2022年版整体架构,从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四个维度综合评估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对评测方式进行了调整优化,其中,数字化基础、管理和成效三个维度采用评分的方式确定等级,数字化经营部分用场景等级判定的方式确定等级。主要内容如下:

1.数字化基础、管理和成效维度

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5个采集项组成。采用评分方式判定中小企业该部分数字化水平等级。

一 级 指标  

数字化基础

 

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成效

二 级指标  

设备系统

数据采集 信 息系 统  

信息安全

 

规划管理

 

要素保障

绿 色低 碳 产 品质 量  

市场效益

采集项 网 络 建设 设备数字化 设 备联 网 数 据 采集 信息系统 网 络安 全 数 据安 全 规 划实 施 管 理机 制 人 才建 设 资金 保 障 绿色 低 碳 产 品质 量 市 场表 现 价 值

效 益

2.数字化经营维度

由 4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组成,均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并将应用场景进行等级划分。结合中小企业 数字化转型实际,按照不同等级场景选择的要求,判定中小企业 该部分数字化水平等级。

一级指标 产品生命周期数字化 生产执行数字化 供应链数字化 管理决策数字化
 

二级指标

产 品 设计

*

工 艺设 计 营 销管 理

*

售后服务 计划排程 生 产管 控

*

质量 管 理

*

设备 管 理

*

安全 生 产

*

能耗 管 理

*

采购 管 理

*

仓储 物 流

*

财 务管 理

*

人力资源 协同办公 决策支持

备注:标*为约束性场景(共计 10 项),是引导企业深度改造的重点场景;剩余 为指导性场景(共计6 项)。

二、判定方法

依据数字化基础、管理及成效评测得分和数字化经营应用场 景等级判定(须同时满足两部分要求),将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 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初始级)、二级(规范级)、三级(集 成级)、 四级(协同级)。判定方法为:

 

等级

要求( 同时满足)
数字化基础、管理及成效 数字化经营 应用场景
一级

(初始级)

≥20 分 不少于 6 个应用场景(其中不少于

3 个约束性场景)等级需达到一级

二级

(规范级)

≥40 分 不少于 6 个应用场景(其中不少于

3 个约束性场景)等级需达到二级

三级

(集成级)

≥60 分 不少于 8 个应用场景(其中不少于

5 个约束性场景)等级需达到三级

四级

(协同级)

≥80 分 不少于 10 个应用场景(其中不少于

6 个约束性场景)等级需达到四级

备注:如企业无法满足最低级一级相关要求,则归类为无等级。

三、具体指标

(一)数字化基础、管理及成效评测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采集 题目 选项类型
 

 

 

 

 

 

 

 

 

 

 

 

 

 

 

 

 

 

 

数字化基

50%

 

 

 

 

 

 

 

 

 

 

 

 

 

 

 

设备系统40%

 

 

 

 

 

网络建设 40%

 

 

 

 

 

 

1

企业网络建设连接情况 □无

□企业车间建成工控网络,支持自动化控制应用

□企业建成应用系统网络,实现大规模设备、人员 与信息系统互联,可支持大规模设备、人员与信息 系统互联

□企业建设/租用5G 工业网络,支撑系统互联和网 络协同应用,满足 AGV、工业互联网等规模化移动 应用场景需求

□网络全面覆盖生产现场与环节,具备未来智能化 新应用的扩展能力

 

 

 

 

 

 

多选

 

 

设备数字化30%

 

 

 

 

2

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

□[0-10%]

□(10%,20%]   □(20%,40%]   □(40%,60%]   □(60%, 100%]

具体数据[        ],其中生产设备数量为[        ]台,实

现数字化的生产设备数量为[        ]台

 

 

 

 

单选

 

 

 

设备 联网 30%

 

 

 

 

3

企业的生产设备联网率

□[0-10%]

□(10%,20%]   □(20%,40%]   □(40%,60%]   □(60%, 100%]

具体数据[        ] ,其中实现联网的生产设备数量为

[        ]台

 

 

 

 

单选

 

数据采集20%

 

数据采集100%

 

 

4

企业实现数据自动采集的业务环节覆盖范围  

 

多选

□无服务管理物流 □产品设计

□计划排程

□安全生产

□财务管理

□工艺设计

□生产管控

□能耗管理

□人力资源

□营销管理

□质量管理

□采购管理

□售后

□设备

□仓储

信息系统 20% 信息系统100%  

5

企业使用本地或云化部署的信息化服务,实现业务 的数字化管理情况

□无

 

单选

        □单个业务环节

□多个业务环节(2 个及以上)

□绝大部分业务环节(大于 80%) □全覆盖

 
 

 

 

 

 

 

 

 

信息 安全 20%

 

 

 

网络安全 50%

 

 

 

 

6

企业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采取的举措 □无

□建立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使用了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如防火墙、网络分 区、入侵检测、身份认证等)

□ 自行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实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建立网络边界安全访问控制能力,及网络关键节 点入侵检测和恶意代码检测能力

 

 

 

 

多选

 

 

 

数据 安全 50%

 

 

 

 

7

企业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采取的举措 □无

□建立了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使用了数据安全产品及服务(如数据加密、数据 备份与恢复、数据脱敏、数据分级分类保护等)

□ 自行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实施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建立数据台账(类型、用途、数量、数据源单位、 使用单位等),定期开展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核验

 

 

 

 

多选

 

 

 

 

 

 

 

 

 

 

数字

化管

30%

 

 

 

 

 

 

 

 

规划 管理 50%

 

 

 

规划 实施 50%

 

 

 

 

 

8

企业对数字化的认识与执行水平情况 □无

□ 已经主动了解数字化相关内容

□ 已经制定实施数字化的规划、计划及保障措施等

□已经着手开始进行单点或多点的数字化改造

□已经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业务模式、管理决策方 式的改变并取得成效

□定期组织员工去数字化建设成效较好的同行业公 司参观交流,增强数字化转型意识

 

 

 

 

 

单选

 

 

管理 机制 50%

 

 

 

9

企业数字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无

□建立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作流程

□建立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制度

□建立数据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与数字化融合的科研、业务、产品等方面的 创新激励制度

 

 

 

多选

要素 保障 50% 人才 建设 50%  

10

企业在数字化人才建设方面采取的举措 □无

□配备专职/兼职的数字化人才

□设置专门的数字化岗位/部门

 

多选

        □定期对员工开展数字化方面培训

□有明确的数字化人才绩效及薪酬管理

□有明确的数字化人才梯度培育机制

 
 

 

 

资金 保障 50%

 

 

 

 

 

11

企业近三年平均数字化投入总额占营业额的平均比 例(企业成立不满三年按照实际成立时长计算年均 投入)

□[0-10%]

□(10%,20%]   □(20%,40%]   □(40%,60%]   □(60%, 100%]

具体数据为[        ]万元/年

 

 

 

 

 

单选

 

 

 

 

 

 

 

 

 

 

 

 

 

 

数字

化成

20%

 

 

绿色 低碳 35%

 

 

绿色 低碳 100%

 

 

 

12

企业数字化改造后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综合能源消费 量相比于改造前的变化情况

□增加 □持平 □降低

企业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吨标准煤,前

年数据为[            ]吨标准煤

 

 

 

单选

 

产品 质量 35%

 

产品 质量 100%

 

 

 

13

企业数字化改造后月均产品合格率相比于改造前的

变化情况 □降低

□持平 □增加

具体数值为[      ]

 

 

 

单选

 

 

 

 

 

 

市场 效益 30%

 

 

市场 表现 50%

 

 

 

14

企业上年度人均营业收入相比于前年变化情况

□降低 □持平 □增加

企业上年员工人数为[    ]人,营业收入为[          ]万

元;前年员工人数为[    ]人,营业收入为[          ]万

 

 

 

单选

 

 

价值 效益 50%

 

 

 

15

企业上年度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相比于前年变

化情况 □增加 □持平 □降低

企业上年成本为[            ]万元;前年成本为[            ]

万元

 

 

 

单选

评分逻辑:

1.对于 3 个选项的单选题,从第一个选项到最后一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分值分别为 0 分、50 分、100 分;对于 5 个选项的单选题,从第一个选项到最后一个选项每个选 项的分值分别为 0 分、25 分、50 分、75 分、100 分;对于 6 个选项的单选题,从第 一个选项到最后一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分值分别为0 分、20 分、40 分、60 分、80 分、 100 分;多选题选“无”得分为 0,其他情况得分为被选择的选项数量× 100/(所有选 项总个数-1 )。

2.该部分总分=Σ每个选项得分*采集项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一级指标权重。

( 二)数字化经营应用场景等级判定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业 务场 景)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工具 辅助开展工作,实现相关 业务的效率提升。 企业对关键生产环节开展在线 数据采集和应用,基于信息化 系统实现关键业务环节的数字 化、规范化管理。 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 术开展信息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 应用,通过跨部门、跨系统数据 集成共享实现主要业务流程的数 字化集成。 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引 领转型升级,全面实现人机物互 联互通,打造孪生工厂、资源智 能调度、供应链可视化协同等先 进制造典型应用,构建基于数据 应用的模型驱动生产运营模式, 持续推进产业链协同。
 

 

 

 

 

产品

生命

周期

数字

 

 

 

产品 设计*

通过设计软件工具( 如 CAD 、CAE 、EDA 等) 辅助开展产品设计。 应用信 息 化系统开展产品设 计,实现产品设计过程或版本 的数字化、规范化管理,形成 完整的产品设计资料(如方案、 图纸、模型、设计 BOM、版本、 技术变更等)管理标准,并有 效执行。 建立典型产品组件及关键零部件 的标准库及典型产品设计知识 库,并能在产品设计时进行匹配、 引用或参考,实现产品设计与工 艺设计的协同,实现数据跨部门 共享。 运用仿真分析等技术实现对产品 外观、结构、性能等进行试验验 证或迭代优化等功能,并实现产 业链上下游间的多方信息交互、 协同设计或产品创新。
 

 

 

工艺 设计

应用设计软件工具( 如 CAM、CAPP 等)基于产 品设计数据辅助开展工 艺设计。 应用信 息 化系统开展工 艺设 计,并实现设计过程的数字化、 规范化管理,形成完整的工艺 设计数据(工艺方案、工艺流 程、工艺文件、制造 BOM 、版 本、技术变更等)管理标准, 并有效执行。 建立典型制造工艺流程、参数、 资源等关键要素的知识库,并能 在新产品工艺设计时进行匹配、 引用或参考;实现工艺设计与生 产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并行协同。 建立数据模型,基于质量、成本 等数据运用三维仿真等技术实现 对于工艺设计的模拟仿真、迭代 优化。
   

 

营销 管理*

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表格、云存储等)对销 售信息(如销售计划、销 售订单、销售运行、客户 信息或销售业绩等)进行 辅助记录和管理。 使用信息 化 系统对 营销信息 (如销售计划、销售订单、销 售运行、客户信息或销售业绩 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基于销售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营销 信息( 如销售计划、销售订单、 销售运行、客户信息或销售业绩 等)的实时管控,实现销售信息 化系统与生产、库存、财务等系 统的数字化协同。 使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 销售、财务、生产、供应链之间 的数字化协同,实现实时销售预 测,并自动或半自动制定采购、 生产、物流等计划或方案,不断 提升柔性化制造水平。
 

 

售后 服务

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小 程序、APP 等)对售后服 务流程进行辅助管理。 运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售后服务 流程的数字化、规范化管理, 并与设计、工艺、生产、销售 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建立售后问题清单,实现售后问 题的快速响应,并能够指导产品 设计、工艺优化,实现售后服务 与财务、质量等的系统的数字化 协同(如供应商索赔、本厂质量 考核账务处理等)。 基于信息系统实现面向客户的精 细化管理(如远程运维、主动式 客户服务等内容);

或建立客户服务数据模型,实现 满足客户需求的精准服务。

 

 

 

 

 

生产

执行

数字

 

 

 

计划 排程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表格、云存储等)辅助 人工编制生产计划。 应用信息化系统辅助生成生产 计划,基于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准备检查(如物料、设备等), 实现规范化管理。 应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基于物料安 全库存、销售订单、采购提前期、 生产交期等多约束条件自动生成 生产计划,并实现生产计划的下 达与执行。 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立 生产排产与调度算法模型,实现 自动给出满足多种约束条件的优 化排产方案,形成优化的详细生 产作业计划,生产情况实时监测, 提前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波动和风 险,实现动态实时的生产排产和 调度。
 

生产 管控*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表格、云存储等)辅助 人工进行生产工单数据 的记录。 应用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工单 信息(如生产工单进度、产量、 物料领用/耗用等)录入、跟踪, 实现规范化管理。 应用信息化系统对生产工单信 息、工艺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实 现对生产过程中工单、物料、设 备等的管控,实现信息化系统与 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立生 产运行监测预警算法模型,实现 对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设备状 态、生产过程等生产作业数据的

 

 

 

 

 

 

        其他系统(如生产计划、质量或 设备等)的协同,实现数据共享。 在线分析与实时监测预警,并驱 动生产过程的迭代优化与闭环管 控,不断优化生产管理。
 

 

 

质量 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表格、云存储等)辅助 开展产品质量信息的管 理。 实现生产过程质量数据的数字 化采集录入、统计与管理,基 于信息化系统实现质量管理流 程的规范化管理。 应用数字化检测设备及信息化系 统实现关键工序质量检测, 自动 对检测结果判断和报警;或应用 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原材料、半成 品、成品质量可追溯。 应用前沿技术(如视觉质检)开 展产品质量检测,提升检测效率 和检测水平,开展产业链上下游 质量数据跨企业共享;

或构建产品质量管理模型,实现 产品质量影响因素识别及缺陷预 测性分析。

 

设备 管理*

通过人工或手持仪器开 展设备点巡检,并应用信 息技术工具辅助制定设 备管理台账。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制定设备维 护计划,开展设备点巡检、维 护保养等功能,实现设备的规 范化管理。 基于信息化系统实现设备关键运 行参数数据的实时采集、故障分 析和远程诊断,并依据设备关键 运行参数等,实现设备综合效率 (OEE)统计。 建立设备运行模型和设备故障知 识库,实现设备故障自动预警及 自动制定预测维护解决方案,并 基于设备综合效率的分析等驱动 工艺优化和生产作业计划优化。
 

安全 生产*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 开展车间安全生产规范 的制定及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安全作 业规范化管理,开展安全风险 数据、重大危险源等在线监测。 实现危险废物存储、运输的全流 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风 险实时报警,建立安全应急预案, 实现安全事故处理与相关部门及 时协同。 基于安全作业、风险管控等数据 的分析及建模,实现危险源的预 防性管理、自动预警及响应处理。
 

能耗 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表格、云存储等)辅助 人工进行能耗数据记录。 应用信息 化 系统收集和管理 水、 电、气、液等能耗数据, 实现基 于 能耗数据的 统计分 析,实现规范化管理。 应用信息化系统或平台,实时采 集和管理水、 电、气、液以及影 响设备能耗的关键数据,实现设 备能耗的监测分析与相关部门协 建立设备能耗监测与优化算法模 型,实现设备能耗实时监测、能 源转化效率分析、未来能耗预测 及能源优化调度等。
        同管控优化。  
 

 

 

 

 

 

 

供应 链数 字化

 

采购 管理*

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表格、云存储等),辅 助记录采购订单信息和 采购过程信息。 应用信息化系统对采购管理信 息( 如采购需求、采购订单、 采购过程或供应商等)进行规 范化管理。 实现供应商管理、询报比价、采 购计划、采购执行的全过程管理, 实现应用采购信息化系统与生 产、仓储、财务等信息化系统的 数字化协同。 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 采购与内外部供应链之间的数字 化协同,并实现供应链风险预警 预测,动态优化采购策略和方案。
 

 

 

 

仓储 物流*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表格、云存储等)辅助 记录出入库信息,实现对 库存数据的采集管理。 使用信息化系统,对物料、成 品、半成品、耗材等出入库、 库存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实 现规范化管理。 实现仓储管理信息化系统与生 产、采购、财务等信息化系统的 数字化协同。 使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 仓储物流与供应商库存或客户生 产计划间的数字化协同,并能够 自动实现物流计划的自动制定实 施或厂内物料自动配送;

或按照产供销状况,实现智能仓 储(如智能预测库存需求, 自动 调整库存补货策略等)及厂外智 能物流(物流监测与策略优化)。

 

 

 

管理 决策 数字 化

 

 

 

财务 管理*

使用信息化系统辅助实 现日常财务记录,基本的 总账管理和财务报表生 成(如资产负债表、利润 表、现金流量表)。 使用信息化系统,实现总账、 往来、存货、固定资产、 出纳 等与财务会计核算的协同,对 财务实现规范化管理。 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管理的协 同,能支持企业的管理会计核算, 实现通过财务的分析辅助决策, 帮助企业快速掌握资产、负债、 收入、成本、盈利能力等变动和 使用情况,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和利用。 实现企业内外部协同,实现企业 财务管理全面智能化和数据驱 动,并实现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 况进行预测、规划和风险评估。
人力 资源 采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表格、云存储等),辅 基于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考勤和 薪酬福利等核心流程的规范化 利用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工具进行 关键指标分析,数据驱动人力资 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 个性化绩效管理、智能招聘与人
    助实现员工、流程的信息 记录。 管理。 源战略规划和决策制定。 才画像、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计 划,支持战略性人才管理。
 

 

协同 办公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 子邮件或文档共享服务 等通讯工具)辅助日常沟 通和简单的信息共享文 档处理。 部署具有更丰富功能的协同平 台或办公软件,实现日常业务 (如请假、报销、审批、通知、 公告或新闻等)流程的数字化。 应用协同平台实现与财务、采购、 生产、项目管理等专业业务管理 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 流程的无缝对接,且利用移动工 具,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和响应 速度。 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内 部、外部数据的协同,在自动问 答、智能推荐、智能预测分析和 自适应工作流程等办公场景,组 织员工在高度互联和智能化环境 中实现无缝协作办公。
 

 

决策 支持

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 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基本数据,为管理者提供 简单的决策建议或方向。 运用信息化系统,整合关键业 务环节的数据,使用业务关联 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提供直 观的可视化数据。 利用数据驱动平台针对特定业务 场景( 如工艺设计、报价策略、 生产计划、变更管理等 )实施数 据模拟与效能优化,助力决策者 精准评估并采纳最佳实践方案。 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整合企 业内外部数据,构建智能化的预 测、预警和决策模型,辅助管理 层或业务人员进行智能化流程决 策,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次规律 和价值。

备注:1.“*”为约束性场景。

2.数字化经营应用场景相应等级的判定,应在完全满足低级场景的所有基本要求之后,方可进阶至更高一级场景的判定。

相关名词解释

设备数字化率:是指企业现有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程度,即数 字化生产设备占总生产设备数量的比例,其数值=数字化生产设 备数量/总生产设备数量×100%。

设备联网率:指联网设备占设备总数的比重,其数值=实现 联网的生产设备数量/总生产设备数量×100%。

数字化人才:是指具备 ICT(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和补充 技能的人才,他们在企业内部的各个岗位上发挥作用,包括传统 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业务部门中精通信息系统并熟练操作 的专业人员,以及在数字化转型中新兴的横跨各种组织职能的角 色。数字化人才通常划分三个层级:其一是数字化技术人才,掌 握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等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其二 是数字化管理人才,从战略上落地实施数字化战术,深谙商业价 值、经营理念;其三是数字化应用人才,以企业核心资产的价值 推动业务数字化应用能力增长,具有优化重构业务增长的分析能 力。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实际 消费的各种能源(扣除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复 因素)的总和。计算方法参考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能源报表统计 制度》中的《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 表)和《能源加工 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 表)。

( 一)没有能源加工转换和回收利用活动的调查单位:

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205-1 表第 5 列能源合计)

( 二)有能源加工转换或回收利用活动的调查单位:

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205-1 表第 5 列能源合计)- 能源加工转换产出(205-2 表第 11 列能源合计)-回收利用(205-2 表 第 12 列能源合计)

注:《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 表)和《能源加工转 换与回收利用》(205-2 表)填报目录包含各种能源(如原煤、焦 炭、天然气等)、电力和热力、用于燃料的生活垃圾和生物质能 等。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各类能源消费量需以标准煤为单位 计量。下表为部分能源折标准煤系数示意,详见《能源统计报表 制度》填报目录。

表 1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表(部分)

能源名称 计量单位 参考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无烟煤) 0.9428 吨标准煤/吨
原煤(炼焦烟煤) 0.9 吨标准煤/吨
原煤( 一般烟煤) 0.7143 吨标准煤/吨
原煤(褐煤) 0.4286 吨标准煤/吨
洗精煤 0.9 吨标准煤/吨
高炉煤气 万立方米 1.286 吨标准煤/万立方米
转炉煤气 万立方米 2.714 吨标准煤/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 万立方米 1.786 吨标准煤/万立方米
热力 百万千焦 0.0341 吨标准煤/百万千焦
电力 万千瓦时 1.229 吨标准煤/万千瓦时
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 0.2714 吨标准煤/吨
生物质能(用于燃料) 吨标准煤 1
余热余压 百万千焦 0.0341 吨标准煤/百万千焦
工业废料(用于燃料) 0.4285 吨标准煤/吨
其他燃料 吨标准煤 1

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原单位)×折标准煤系数

示例:某企业本年度耗电 310 万千瓦时,消耗高炉煤气 1.5 万立方米。根据上述附表和计算公式,将电力折算以标准煤计量 的消费量为 310×1.229=380.99(吨标准煤);将高炉煤气折算以标 准煤计量的消费量为 1.5×1.286= 1.929(吨标准煤)。该企业本年度 能源消费总量为 380.99+1.929=382.919(吨标准煤)。

关键工序:指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 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工艺 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总是发生问题较多的 工序。

业务环节: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营销管理、售后服务、 计划排程、生产管控、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生产、能耗管 理、采购管理、仓储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环节。

规范化管理:企业对线下的流程化业务在线上实现清晰的标 准化管理。

智能仓储:指应用数字化技术,依据实际生产作业计划,实 现物料自动入库、盘库或出库。

供应链可视化:指搭建供应链管理系统( SCM),融合数字 化技术,实现供应链可视化监控。

数据驱动平台:指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应 用,实现对企业运营、管理和决策的支持和优化的平台。

注:以上所给出的名词解释仅适用于《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 评测指标(2024 年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258666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