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科技局,广德市科技局、宿松县科经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落实“引领”“倒逼”两张清单,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现启动2023年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申报工作,请按照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条件和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2022年1月1日前在安徽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和科研基础条件保障,运行管理规范,科研及社会信用记录良好。
2.项目申报单位须有一定的研发投入。申报单位为企业的,2022年度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须达到或超过2%(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为准,如企业有资本化费用须另附证明;统计部门数据做重要参考。);申报单位为科研院所、高校和三甲医院(含三级专科医院)等事业单位的,2022年度研发投入须达到或超过1000万元(以2022年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事业单位调查表中的JG1-08表等数据为准),军事单位因保密需要,可不提供研发投入材料。
3.2022年度社保为零或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企业所得税为零的企业原则上不得申报。因享受社保减、免、缓、退等政策导致2022年度社保为零的企业除外;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所得税为零的企业除外。
(二)项目主持人条件和要求
4.项目主持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且为实际主持该项目研究的人员,如非在职人员,须由申报单位出具正式聘用合同,聘用时间须覆盖项目实施周期。
5.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技任务,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6.项目主持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7周岁(1966年1月1日后出生),院士不超过70周岁(1953年1月1日后出生),超龄一般不得申报,如确要申报,由项目申报单位申请并出具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函(如返聘、延迟退休等)。
7.同一个项目主持人限申报1个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或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或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同一个项目不能同时申报年度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和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三)其他条件和要求
8.放宽一个项目周期内企业申报省科技计划(专项、项目)数量限制,企业承担科技攻关计划(专项、项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项目申报单位应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以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9.项目申报单位(高校院所系指内设学院或研究所)和主持人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近3年内有逾期未申请结题验收、撤销、不通过验收情况的,不得申报。
10.项目由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应明确1个牵头申报单位,由牵头单位与各合作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晰各方责任和权利、承担的工作任务、资金投入额度以及项目实施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权益归属等。
11.申报单位、法人、项目主持人等责任主体信用记录良好,并就信用情况作出书面承诺。归口管理单位应分别在“信用中国”、“信用安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责任主体信用记录进行核查,对列入实施联合惩戒限制期的责任主体不得推荐。
12.申报项目涉及人体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须尊重生命伦理准则,遵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13.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后,申报材料中承诺的考核指标,将作为项目合同书明确的考核内容,原则上不予调整,项目承担单位须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项目合同书。
14.在项目申报或立项管理过程中发现项目不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将取消其参加评审或立项资格。
二、支持方式和支持强度
1.项目实行不限额推荐,采取公开竞争方式进行立项支持,实施周期一般2-3年,从项目立项之日起算。
2.原则上每个项目省支持资金不低于100万元。鼓励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团申报重大基础研究指南项目,其中由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省在市(县)先行投入的基础上予以资助,项目总投入中企业投入不低于60%,省和市(县)分别按不高于20%给予资助。项目立项后,省财政实际资助额度少于申请额度的,差额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解决。鼓励联合沪苏浙龙头企业或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协同攻关。
3.省财政资助资金可分期拨款,其中首年度拨款不低于资助总额的50%。
三、申报程序
1.网上申报。项目申报单位登录省科技厅网站,进入“安徽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按领域选择“重大基础研究指南项目”等,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系统填报起始时间:2023年5月10日16:00后,关闭时间:2023年5月29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
2.审核推荐。各市科技局、各归口管理单位应强化主动服务,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积极指导项目申报单位按规定时间完成网上申报工作,并对申报单位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申报单位相关责任主体信用记录等进行审核,于2023年5月31日17:30前完成审核推荐,6月1日前将推荐文件和汇总表(一式两份)送(寄)至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邮编 230001)。其中企业和市属及以下单位由各市科技局负责推荐;省属及以上本科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中央驻皖等单位直接向省科技厅推荐;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为企业的由属地市科技局负责推荐,依托单位为省属及以上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的由依托单位负责推荐。
3.材料报送。为减轻申报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项目申报时先通过系统提交材料,待项目通过评审并公示后,再打印纸质材料由各市科技局或归口管理单位统一在公示后一周内报送至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申请表与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一份)。纸质材料须通过申报系统打印,确保与电子申报材料一致。未公示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4.联系方式。
申报工作联系电话:0551-65370092、64696835
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0551-62999803;
省科技网络中心技术支持:0551-62654951;
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0551-62655036
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监督处:0551-62676061
省科技厅机关纪委:0551-62659375
附件:1.2023年度安徽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2.2023年度安徽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推荐汇总表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29日
附件1
2023年安徽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一、前沿引领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共5项)
1.生物质微纳尺度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质量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的工程化提取方法,开发系列面向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工程结构材料,以及成本和性能与现有石油基塑料产品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塑料替代材料,发展可工业堆肥及生物降解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十吨级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的提取技术与工艺,开发若干种面向航空航天或深空极端环境应用的高强韧结构材料以及成本和性能与现有石油基塑料产品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塑料替代材料,实现可工业堆肥及生物降解。
2.复杂多级仿生结构的跨尺度精准调控与高效构建研究
研究内容:研发可持续纳米基元的宏量合成和可控组装技术,研究仿生结构/功能材料的跨尺度结构设计与构筑,探究仿生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探索仿生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和工程化应用。
研究目标:发展2-3种高质量纳米基元原材料的宏量合成方法,建立3-5种复杂多级仿生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和可控构建方法,实现2-3种具有重大工程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仿生材料的可控构筑。
3.高性能无机隔热材料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无机纳米材料表界面调制机理,探究提高晶格中声子群速和弛豫时间的方法,以及非晶材料中热载体的振动模式分布,探索热导率极限。
研究目标:获得常温常压下无机热绝缘极限材料,实现宽域温度范围(-40℃-1000℃)新一代隔热方案,循环热冲击寿命达5000次以上。
4.大尺度高通量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成像和分析系统研发
研究内容:开发全自动空间转录组成像分析系统,研发具有单细胞分辨率、可应用于脑和肿瘤等大体积组织的高通量空间转录组成像及大数据分析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商用高通量空间转录组成像系统,实现对大组织切片的亚细胞分辨率、基因通量>1000的空间转录组分析。
5.高温超导研究
研究内容:高温超导的微观机理与新型高温超导的发现。
研究目标:阐明等离激元在库珀对中的高温超导微观机理,发现钴基新型高温超导体系。
二、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共4项)
1.新型光电混合式水声地波联合探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宽频带高灵敏水声地波矢量传感技术,研究基于光子集成芯片的传感探头设计与及封装工艺关键技术,优化成列与矢量阵列技术。
研究目标:攻克基于光子集成的光电混合式水声地波联合探测技术,研制成功水声地波联合探测工程化样机,并完成规范化海试。
2.面向无人机等电磁目标探测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智能体的多模态反无人机系统技术和多无人机回波仿真技术,研究基于稀疏表征的高分辨微弱目标检测技术,研究雷达、无线电、光电等多模态数据融合探测技术,以及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无人机目标自适应跟踪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对无人机目标的仿真平台构建,支持多目标、多行为的目标数据生成,基于稀疏表征构建目标检测框架,突破雷达物理孔径的局限,通过对多模态数据的融合,实现对无人机目标的鲁棒检测与跟踪,完成原型系统构建。
3.面向自主架构处理器的虚拟硬件原型设计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自主架构处理器构建虚拟硬件原型的关键技术,实现自动生成可扩展多尺度虚拟化仿真,研究基于仿真构件的虚拟硬件原型和基于统一硬件描述的支撑软件高效适配,支持基于仿真构件定义并自动生成虚拟硬件原型。
研究目标:支持利用主机多核资源实现并行仿真,并行仿真行为可重现、并行仿真速度与精度可调,实现仿真构件库,含自主架构DSP内核模型、处理器器件模型、低速接口模型、PCI和SRIO等高速接口模型,提供兼容自主架构处理器硬件及虚拟硬件原型的统一软件开发调试环境。
4.机器人快速控制原型与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应用场景下机器人伺服控制与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研发机器人伺服控制仿真系统的底层架构,实现基于模型设计的各类型机器人开发系统平台。开发出多功能、可批量化控制系统产品,实现机器人国产半实物仿真与控制系统的规模化制备。
研究目标:实现快速原型控制功能,实现硬件在环控制功能,实现采用国产全志A40芯片替代国外高端处理芯片,实现一键式图形代码生成、编译、下载、在线测试技术。
三、先进制造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共8项)
1.大型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输热“短路”效应及强化换热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全尺度错逆流温度场与压力场分布特性,探索基于分布式参数的多维热质输运机制,基于超临界工质变物性特征的输热“短路”效应及影响规律,实现50MW级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设计。
研究目标:获取布雷顿循环系统输热“短路”预冷器、高低温回热器、中间换热器热力设计方法,换热性能精度偏差≤10%,功率50MW。
2.不充分润滑条件下高速动密封多因素耦合损伤机理与抑制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动密封多因素耦合作用模拟分析方法,探索密封端面摩擦学特性、不充分润滑条件下高速动密封摩擦磨损机理、不充分润滑条件下密封端面微织构和结构参数对高速动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典型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部件高速动密封样机。
研究目标:获取不充分润滑高速动密封的性能评价方法,研发高速动密封样机,泄漏率、转速及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行走机械高压大流量功率传动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行走机械快速高精度液压传动机理,突破液压传动压力、温度、位移、流量等多状态信息的高响应与精确感知、融合处理与集成传输等关键技术,研究传动结构优化与参数匹配关系,快速高精度控制策略及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精密加工与装配关键工艺,研制具有高可靠性特点的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
研究目标:实现行走机械液压传动的高压快速高精度控制,额定压力,最高压力,驱动功率,运动精度和速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超高压聚乙烯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高压聚乙烯装置全寿命周期失效机理和性能演变规律,突破高强高韧超厚锻件材料成分与组织性能调控、基于寿命的结构强度设计、流量与压力精准控制、高可靠性动静密封等关键技术,开发出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超高压催化剂供料泵、超高压控制阀等装备,实现超高压聚乙烯装置重大工程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超高压聚乙烯反应釜的材料断裂韧性、设计压力、密封泄漏率,催化剂供料泵的设计压力、额定流量、流量控制精度、易损件寿命以及超高压控制阀的设计压力、压力控制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碳纤维复合材料模注一体轻量化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复合材料模注高粘度流体浸润动力学机理,突破远红外流变温控、高精度感应式模注一体化、高压注漆及低活性界面上漆等关键技术,开发出碳纤维复合材料模注一体轻量化制造成套装备,实现碳纤维零件规模化制备。
研究目标:碳纤维复合材料模注一体轻量化制造装备温控精度,注胶精度,注射流量等核心指标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模注过程实现自动化,成型周期不超过3min/件,实现进口替代。
6.高精度涂布机模头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电池及面板制造中高精度涂布机涂布质量和涂层均匀性等问题,提出涂布机模头新型耐磨耐腐结构,优化涂布模头内部流道,发展模头表面处理新工艺,抑制静止区域或涂液沉降,实现涂液在模具内的匀速流动,保证涂层的均匀性。
研究目标:研制高精度涂布机样机,最大长度规格、流道粗糙度、平面度、直线度、面密度一致性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特高压GIS故障多谱段光学检测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GIS设备故障光谱特征以及传播规律,研制融合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的成像装置,开发超图像分辨率优化和叠加融合技术,实现GIS设备内部故障直接检测及内部健康状态准确评估,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研究目标: 实现工作电压1000kV,工作电流 3450A之上的GIS设备内部局部放电、接触不良及过热检测。
8.大功率高精度金属超声波焊接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声波金属焊接机理,突破超声波电源频率跟踪速度和精度、输出频率和振幅稳定的超声振动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超声波金属焊接设备,实现超声波频率追踪核心关键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研究目标:实现大功率高精度金属超声波焊接,焊接精度、最大焊接线束、最大焊接功率、焊接合格率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四、新材料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共8项)
1.大热容量医疗CT机X射线管阳极靶材整体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钨合金/钼合金梯度致密化理论、金属靶面与石墨高效连接机理,发展大热容量靶材整体制造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合金致密度≥95%,界面强度≥280MPa,连接强度≥50Mpa,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路线,实现进口替代。
2.高效减振吸能合金中缺陷调控、强韧化机制及耗能机理研究及应用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宽温域、高强韧减振吸能合金的组分设计、缺陷调控与耗能机理以及高效减振吸能合金构件的设计、加工成形与增材制造技术,发展高效减振吸能合金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开展减振吸能的工程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开发出2种以上宽温域、高强韧新型高效减振吸能合特种金属材料,实现国家重大战略领域3项以上工程应用,形成高效减振吸能合金新产品4项以上。
3.柔性玻璃表面微裂纹扩展机理及柔性玻璃一次成型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柔性玻璃理化性能、工艺性能、流变特性,厘清柔性玻璃表面微裂纹扩展机理,发展成型工艺技术,建立柔性玻璃性能测试评价体系。
研究目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次成型柔性玻璃配方,提升密度、线膨胀系数及杨氏模量等关键指标,形成一次成型工艺技术体系,建立柔性玻璃性能评价体系,建设柔性玻璃中试线。
4.面向超级电容器应用的高容量碳气凝胶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甲阶酚醛树脂加成、聚合影响规律以及孔隙形成机制、孔径控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突破甲阶酚醛树脂制备过程控制、多段分级常温常压干燥以及高效可控气体碳活化工艺等关键技术,获得制备高容量碳气凝胶的工艺参数。
研究目标:在比表面积、总孔容、灰分、金属杂质铁、氧含量、质量比电容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高容量超级电容器关键电极材料的国产化。
5.超低温氟橡胶密封材料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生胶分子构型、组分及配比、制造工艺等对氟橡胶低温机械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氟橡胶耐低温的途径和低温下保持良好使用性能的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突破超低温氟橡胶合成、改性、配比等关键工艺技术难题,获得制备超低温氟橡胶密封材料稳定的的工艺参数,获得稳定的超低温氟橡胶工艺配方和批量化生产技术。
研究目标:材料低温特性、压缩永久变形、热空气老化、硬度变化、拉伸强度变化、拉断伸长率变化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对进口的替代。
6.环保型汽车空调压缩机密封材料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EPDM密封材料及高温老化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优化EPDM密封材料配方,制定相适应的制备工艺,突破同时满足不同极性的R134及R1234f与PAG及POE混合冷冻机油EPDM材料,以及稳定的制造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目标:同时满足不同极性兼容试验、长时间的高温老化及压缩永久变形试验要求,拉断伸长率,体积变化,压缩永久变形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成熟的EPDM密封材料工艺配方和批量化生产技术。
7.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冠耐磨合金及耐磨层涂敷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冠高温摩擦磨损行为和机制,揭示超耐磨合金涂层的化学组成、强化相组成及分布、涂敷技术、界面结合等对耐磨涂层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等重大科学问题,设计超耐磨合金的成分,筛选耐磨层涂敷工艺技术,优化工艺参数,弥散分布耐高温强化相,在涂层与基体界面处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突破航空发动机合金涡轮叶片叶冠超耐磨合金涂层制备等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目标:叶冠耐磨涂层磨损量、高温机械性能、氧化速率、涂层缺陷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制造出一台份采用新一代超耐磨合金的高压涡轮叶片。
8.面向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高频软磁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频软磁复合材料损耗与抗饱和物理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突破高Bs高电阻率磁粉合金成分、微米及亚微米金属磁粉制备、高电阻率亚微米级绝缘技术、高密度成形技术、高磁导率热处理工艺、组合磁路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有效磁导率、饱和磁通密度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高频大功率软磁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及组合磁路器件的批量应用,开发出高磁导率、高电阻率、高饱和磁通密度、高抗饱和能力、低损耗软磁复合材料系列产品。
五、碳中和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共7项)
1.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绿色易回收的半固态电池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半固态电池用稳定电极材料,探测电池性能演变机制和工作机理,开发新型半固态电池的关键组装工艺和半固态电池的绿色回收工艺。
研究目标:能量密度≥340Wh/kg,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半固态电池的生产线,带动半固态电池全产业链的发展。
2.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堆热防护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新能源汽车电堆的热防护问题,研究新型防火涂层材料,理解材料的工作机制,开发高性能、低成本新能源热安全材料。
研究目标:开发新型高热膨胀比新材料1-2种,建立新能源防火涂料标准和独立体系、解决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防护、整车热防护系统等安全问题。
3.氢能及燃料电池的高效利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氢气的高效低能耗制备方法和技术,理解电化学反应过程和转化机制,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光伏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材料及相关系统。
研究目标:电解水制氢能耗、燃料电池系统价格、功率密度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光伏电解制氢储能的绿色路径。
4.两淮煤田深部低渗煤层CO2-ECBM有效性理论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碳中和目标下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需求,构建深部低渗煤层多元多级孔裂隙结构地质物理几何模型,研究深部低渗煤层CO2地质存储与CH4强化开采有效性理论,创新碳捕集、利用与地质封存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标:构建煤层多尺度孔裂隙结构可视化表征等方法,解析煤层CO2-ECBM流体连续性过程及其影响机理、多场多相耦合机理及能量传递机制等,开发煤层碳封存科学选址与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5.大功率无线电能动静态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无线电能传输磁耦合机构多维度动静态功率密度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动态功率传输条件下软开关谐振影响机理等重要科学问题,设计全功率及动静态范围高效电能传输控制策略和解决方案,突破异物检测、功率波动抑制和中继线圈控制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高功率背景双向载波通信,开发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实验平台及样机,额定功率、最高效率、充电额定功率、最大充电效率、电池电压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离子膜纳微结构形成机理及调变规律等重大科学问题,明晰离子膜纳微结构与离子、有机电活性分子跨膜传递的关联,开发动力学优异、水溶性好、化学稳定的有机电活性分子,研发低阻抗、高阻隔性、长寿命的离子传导膜材料,
研究目标:开发1-2种,具有限域特征的微孔线型或框架膜材料,明晰离子膜规模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解决放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膜材料中试规模制备并建成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中试规模应用示范,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7.生物基芳纶涂布锂电池隔膜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功能型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分子结构设计与可控聚合重大科学问题,突破高效绿色聚合工艺、芳纶材料涂布工程工艺、涂布隔膜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系列质子交换型涂布隔膜、氧自由基捕捉型涂布隔膜及粘结性涂布隔膜产品,实现国产高性能高容量三元锂电池隔膜规模化制备及在新能源汽车的批量应用,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生物种业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共6项)
1.植物基蛋白肉的质构和风味调控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水分挤压协同多物理场处理条件下,多组分物质互作机制,构建植物基蛋白精准调控模型等,创制植物蛋白肉餐饮食品及植物油肉味调控技术。
研究目标:攻克蛋白肉领域的配方、水分、色泽、纤维、味道等调控技术难题,建立高水分挤压过程蛋白质构-产品品质精准控制生产理论与工艺,创制高水分植物基蛋白肉新产品10个以上,整体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2.不结球白菜纯合育种材料创制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不结球白菜耐热、耐寒、耐抽薹、抗病、宜机化等协同改良所面临的关键限制因素,挖掘控制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研发及应用规模化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系,突破雄性不育(自交不亲和)同步转育。创制出耐热、抗病不结球白菜优异种质。
研究目标:挖掘耐热、耐抽薹、抗病、雄性不育、自交不亲和、宜机化等功能基因5-8个,开发耐热、抗病分子标记7-10个,建立不结球白菜单倍体培养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鉴定耐热、耐抽薹、抗病、雄性不育、自交不亲和等功能基因5-10个,创制耐热、耐抽薹、抗病、宜机化的优异不结球白菜种质材料5-10份。整体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3.肉用山羊新品种选育和扩繁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山羊基因组平衡选育技术,开展山羊X、Y精子分选技术、同步发情-定时输精(TAI)等繁殖新技术。
考核指标:创立“山羊分子育种-常规育种-MOET核心群育种方案”,构建山羊遗传变异数据库,育种群扩群速度提高,繁殖技术用于性控山羊的批次化生产,超排头均可用胚胎数、胚胎移植受胎率、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受胎率、冷冻精液复苏活力、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率、产羔率等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山羊育种技术突破。
4.辣椒雄性不育高效育种技术创建及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针对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形成关键机制的技术短缺问题,揭示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制,建立高效雄性不育育种技术,创制多功能、多类型辣椒优良杂交组。
研究目标:建立高效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不育性转育效率显著提高,创制纯合辣椒新材料年限显著缩短,建立辣椒雄性不育制种技术体系,培育抗三种以上主要病害(高抗疫病、病毒病和炭疽病)的辣椒新品种,解决我国高端辣椒品种受国外“卡脖子”问题,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5.白羽番鸭繁殖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番鸭产蛋、就巢等繁殖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突破番鸭就巢时间推迟、产蛋数量增加和受精率提高等关键技术。实现番鸭产蛋性能全基因组精准选择。
研究目标:利用全基因组GWAS选育技术,开发出番鸭繁殖性状基因组综合选育技术体系,番鸭群体选育留种时间显著缩短,解析番鸭就巢分子调控机制,番鸭群体就巢时间显著推迟,种番鸭繁殖性能显著高于同类型鸭,解决白羽番鸭新品种遗传来源单一的瓶颈问题,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优质高抗耐裂甜瓜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甜瓜抗病和抗裂的遗传机理,鉴定甜瓜抗性基因和抗裂基因,解析相关基因的功能,开发分子标记,创制集优质、抗白粉病、抗裂、丰产于一体的脆肉型甜瓜新种质,育成综合性状优异新品种。
研究目标:鉴定出甜瓜抗病、抗逆、抗裂相关基因,并开发相关选育分子标记,创制抗病、抗逆、抗裂显著提高的新种质,育成集优质、抗病、抗逆、耐裂的甜瓜新品种,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七、生命健康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共7项)
1.放射医疗辐射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粒子探测前沿技术,研制用于放射医疗(质子、硼靶俘获中子治疗等)的新型高性能辐射检测装备。
研究目标:通过瞬发伽马成像实现对质子束流在体模中穿透深度的高精度测量,实现对高流强中子束的高分辨成像。
2.质子治疗装备高精度束流传输与精准适形治疗兼容性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设备研发,研究小型化、高应力密绕磁体设计和绕制测试技术,研究低损耗、低能耗小型化超导二极铁束流输运技术和超导磁体旋转治疗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紧凑型超导加速器技术的自主可控,突破超导质子精准治疗技术。
3.肿瘤等重大疾病免疫治疗新型靶点研究
研究内容:解析疾病区域免疫特性和发现免疫治疗新靶点,研制能逆转免疫抑制的创新型蛋白/抗体类免疫药物。
研究目标:在免疫治疗理论取得突破,发现2-3个肿瘤等重大疾病新型免疫治疗靶点,突破合成免疫学等免疫治疗关键技术,开发1-2个具有临床前景的蛋白质/抗体类免疫治疗产品。
4.膜蛋白抗体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重构近生理膜环境下膜蛋白,发展利用纳米盘重构的近生理环境下膜蛋白免疫小鼠及羊驼等不同动物的免疫方法,建立纳米盘体系下近生理膜环境下膜蛋白的抗体筛选体系。
研究目标:建立膜蛋白抗体筛选技术新体系,获批药物临床批件1件以上。
5.肿瘤免疫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及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发现靶向特定靶点蛋白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药物,阐明肿瘤免疫小分子对免疫反应的定向和特异性调控机制,筛选预测其临床疗效的生物标记物等。
研究目标:开发进入临床试验或上市阶段的新型的肿瘤免疫小分子药物。
6.基于AI的中药活性小分子遴选和结构改造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中药活性小分子高精度筛选AI模型,开发智能化、自动化的骨架跃迁、碎片生长、药效团拼接算法,构建高精度的药物成药性预测模型。
研究目标:构建中药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库,发展基于AI的中药小分子结构改造和成药性预测技术。
7.iPSC来源的细胞药物产品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iPSC来源的细胞成药、细胞药物制剂形成标准等重大科学问题,突破iPSC来源的细胞规模化制备、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前有效性研究、临床前安全性研究等关键技术壁垒。
研究目标:开发核心技术指标国际领先的新型iPSC来源细胞药物产品,完成癌症治疗的临床前研究。
附件2
2023年安徽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推荐汇总表
推荐部门(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单位 | 合作单位 | 项目
负责人 |
所属专项(领域) | 项目单位投入
(万元) |
市(县)投入
(万元) |
申请省补助
(万元) |
研发总投入
(万元) |
业务归口处室 | 诚信审查情况 |
1 | |||||||||||
2 | |||||||||||
3 | |||||||||||
4 | |||||||||||
… |